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布置《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制度(试行)》有关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9:26:48  浏览:947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布置《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制度(试行)》有关工作的通知

建设部


关于布置《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制度(试行)》有关工作的通知


建综[2004]181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江苏和山东省建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解放军总后营房部,国资委管理的有关企业:

  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各部门要做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分析的指示精神,及时掌握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所必需的基本数据,建立正常有序的工作制度,我部制定了《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制度(试行)》(下称“快速调查”),并经国家统计局(国统函[2004]123号)批准,自2004年7月份起试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内容: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企业概况、生产情况和财务状况等。

  二、调查范围:全国具有特级和一级资质等级的城乡各种经济类型的建筑业企业。

  三、组织与实施:本“快速调查”由我部综合财务司统一组织,具体工作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统计专业委员会承办,请各地、各有关部门(或企业)予以支持与配合。

  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部门(或企业)负责组织实施所辖区域内或所管理的特级、一级建筑企业的快速调查工作,并负责督报与数据审核事宜。

  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部门(或企业)应明确负责“快速调查”工作的机构、具体承办人员,并于11月5日前连同其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报我部综合财务司。

  四、报送要求:本“快速调查”实行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编码,各建筑业企业及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

  本“快速调查”为月度快报,报送时间为月后10日前(7、8、9、10四个月的资料,于11月30日前一次报送);报送方式为网上报送,企业直接登录建设部网站点击中国建筑业协会统计专业委员会的网页录入数据。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部门(或企业)均可随时上网查询所辖区域内或所管理的企业资料和综合数据。建设部网址:http://www.cin.gov.cn。

  五、考虑到“快速调查”的时效性,各企业报送的数据,尤其是财务部分,均按企业确定的数据或预计数上报。企业报送的月度数据不作为考核的依据。但应坚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不得虚报、瞒报。

  六、其他有关问题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的指标数据是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的必要基础信息,请各地、各有关部门(或企业)认真组织所辖区域内或所管理的建筑业企业的调查与报表填报工作,确保按时上报报表。报表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

  联系人:①建设部综合财务司统计处赵惠珍、黄海群;

       电话:010—68393265,68394523;传真:68393303;

       电子信箱:huanghq@mail.cin.gov.cn。

      ②中国建筑业协会统计专业委员会严雪芳、徐建华;

       电话:010-68393949,68394428。

  附件:1.《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制度(试行)》

     2. 国家统计局关于同意制发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制度和城市建设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制度的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四年十月二十五日

  附件2

国家统计局关于同意
制发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制度和
城市建设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制度的函

国统函[2004]123号

建设部:

  你部《关于报请批准<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制度>(试行)和<城市建设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制度>(试行)的函》(建综函[2004]67号)收悉。经审核,同意你部制发《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制度》(试行)和《城市建设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制度》(试行),有效期为一年。

  在实施时,请将正式文件及调查方案送我局统计设计管理司5份,并将调查取得的月度资料于月后15日内提供我局投资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二○○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银行关于印发《中国银行信托资产转让工作程序》的通知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关于印发《中国银行信托资产转让工作程序》的通知
中国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经济特区分行,沈阳市、大连市、青岛市、南京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重庆市、宁波市分行:
现将《中国银行信托资产转让工作程序》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望及时与总行信托咨询公司联系。
附:一 《中国银行信托资产转让工作程序》
根据《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家银行与所属信托投资公司脱钩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国发〔1995〕11号),以及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家银行与所属信托投资公司脱钩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紧急通知》(国资产发〔
1995〕118号)、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发布〈关于资产评估立项、确认工作的若干规范意见〉的通知精神》(国资办发〔1995〕27号),结合我行信托分业经营管理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程序。
一、评估立项:
(一)由申请单位(信托公司撤并前为有关省市信托公司,撤并后为有关分行)提出申请,并填制资产评估立项申请表。
(二)由上级单位(省、市分行)行长认可,签署意见并盖章。
(三)由上级主管部门(总行)确认。
(四)报国有资产管理局审批。
总行对评估立项的确认,由总行信托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查,经主管行长审批后报国有资产管理局审批。
二、资产评估确认:
(一)申请单位(省市信托公司或分行)根据国有资产管理局评估立项的批复,请国有资产管理局认可的评估公司对拟转让的资产进行评估。评估公司所出评估报告须含帐面价值,即帐面原值(原投资额)和帐面净值、评估价值、增减××%(评估价值的增减仅对净值而言)等。
(二)取得评估报告以后,由申请人填写资产评估确认申请表,由分行的财会部门会签后,分行行长签署意见并盖章。
(三)由分行向总行写报告并附上评估报告和资产评估确认申请表。
总行信托公司对分行的报告进行初审,于2个工作日内签报总行领导,同时会签总行财会部。财会部在2个工作日内签署会签意见,报行领导审批后,由总行办公室在申请表上加盖总行公章,然后退总行信托公司。由总行信托公司送国有资产管理局审批。
三、签约:
待国有资产管理局对资产评估确认批复后,申请人与受让方草签转让协议(协议条款中规定该协议待总行批准后生效),分行须另行签署意见后上报总行审批。
总行信托公司收到分行的报告及转让协议后于2个工作日内对转让价格进行初审并提出审查意见,草拟总行给分行的批文报总行领导,会签总行财会部,财会部在2个工作日内签署会签意见。分行收到总行正式批文后到国有资产管理局办理有关产权转让手续。
附:二 资产评估立项申请表(推荐格式)
(A面)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主管部门申报编号:
------------------------------------------
|占有单位| |其他申报单位| |
|----|-----------------------------------|
|上级单位| |主管部门| |
|----------------------------------------|
|产权其他持有者| |
|----------------------------------------|
|资产所在地| 省(区 市) 市(地) 区(县) |
|----------------------------------------|
| |一、上市:1.境内 2.境外 |
| |二、发行股票:1.A 2.B 3.H 4.其他 |
| |三、设立:1.公开募集股份有限公司 2.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 |
| 评 | 3.有限责任公司 4.中外合资企业 5.中外合作企业 |
| 估 |四、企业:1.兼并 2.出售 3.租赁 4.破产 5.结业 6.产权 |
| 目 | 转让 |
| 的 |五、资产:1.出售 2.转让 3.出资 4.出租 5.抵押 |
| |六、其他: |
|----------------------------------------|
|评估范围|整体或部分 转让、出售、出资、出租、共用资产 异地 |
|----------------------------------------|

|待评资产帐面值及数量:总资产 (万)元 其中: |
|机器设备 万元 原值 万元 台(套) |
|房屋建筑 万元 原值 万元 栋 建筑平米 |
|在建工程 万元 项 长期投资 万元 项 |
|无形资产 万元 其中土地使用权 万元 平米 |
|流动资产 万元 其他 万元 |
|----------------------------------------|
| 负 债 | (万)元| 净资产 | (万)元|
|----------------------------------------|
|申报单位联系人| |通信地址| |
|----------------|-----------------------|
|联系电话| | 主管部门联系人、电话 | |
------------------------------------------

(B面)
--------------------------------------
| 申报材料件数: | 收文日期: |
| | |
| 申报单位盖章 | 上级单位盖章 |
| | |
| | |
|法人代表签字: |单位领导签字: |
| | |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
| 收文日期: | 收文日期: |
| | |
| 上级单位盖章 | 上级主管部门盖章 |
| | |
| | |
|单位领导签字: |部门领导签字: |
| | |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

------------------------------------
|备注: |
| 1.国资部门收文时间: 年 月 日 |
| 收文件数: 收文人: |
| 2.其他需说明的事项(包括:申报单位的其他上级单位盖章,联合申 |
| 报单位及其上级单位和主管部门盖章,有关各方对评估立项、评估 |
| 机构等问题的不同意见,等) |
------------------------------------
填表说明:
1.〈其他申报单位〉指联合申报单位或不由占有单位申报时的申报单位;
2.〈上级单位〉、〈主管部门〉指申报单位的上级单位和主管部门;
3.〈产权其他持有者〉指除资产占有单位的上级单位之外的其他产权单位;
4.表中填写不下的内容可另写附报。
附:三 资产评估确认申请表(推荐格式)
(A面)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主管部门申报编号:
------------------------------------------
|占有单位| |其他申报单位| |
|----|-----------------------------------|
|上级单位| |主管部门| |
|----------------------------------------|
|产权其他持有者| |
|----------------------------------------|
|资产所在地| 省(区 市) 市(地) 区(县) |
|----------------------------------------|
| |一、上市:1.境内 2.境外 |
| |二、发行股票:1.A 2.B 3.H 4.其他 |
| |三、设立:1.公开募集股份有限公司 2.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 |
| 评 | 3.有限责任公司 4.中外合资企业 5.中外合作企业 |
| 估 |四、企业:1.兼并 2.出售 3.租赁 4.破产 5.结业 6.产权 |
| 目 | 转让 |
| 的 |五、资产:1.出售 2.转让 3.出资 4.出租 5.抵押 |
| |六、其他: |
|----------------------------------------|
|评估范围|整体或部分 转让、出售、出资、出租、共用资产 异地 |
|----------------------------------------|
|评估立项审批部门及批复编号| |
|----------------------------------------|

|评估机构名称| | 资格类别 | 正式 临时 证券 |
|-------------------|--------------------|
|证书编号| |评估基准日| 起止时间| |
|-------------------|--------------------|
|申报单位联系人| |通信地址| |
|-------|------|-------------------------|
| 联系电话 | | 主管部门联系人、电话 | |
|----------------------------------------|
| 申报材料件数: | 收文日期: | 收文日期: |
| 申报单位盖章 | 上级单位盖章 | 主管部门盖章 |
| | | |
| | | |
|法人代表签字: |单位领导签字: |部门领导签字: |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

(B面)
---------------------------------------
| 资产评估结果汇总表 单位:(万)元人民币 |
|-------------------------------------|
|资产类型|帐面原值|帐面净值|重置价值| 评估值 | 增加额 | 增值率 |
|----|----|----|----|-----|-----|-----|
|机器设备| | | | | | |
|----|----|----|----|-----|-----|-----|
|房屋建筑| | | | | | |
|----|----|----|----|-----|-----|-----|
|在建工程| | | | | | |
|----|----|----|----|-----|-----|-----|
|长期投资| | | | | | |
|----|----|----|----|-----|-----|-----|
|流动资产| | | | | | |
|----|----|----|----|-----|-----|-----|
|无形资产| | | | | | |
|----|----|----|----|-----|-----|-----|
|其他资产| | | | | | |
|----|----|----|----|-----|-----|-----|
|资产合计| | | | | | |
|----|----|----|----|-----|-----|-----|
|长期负债| | | | | | |
|----|----|----|----|-----|-----|-----|
|流动负债| | | | | | |
|----|----|----|----|-----|-----|-----|
|负债合计| | | | | | |
|----|----|----|----|-----|-----|-----|
| 净资产| | | | | | |
---------------------------------------

---------------------------------------
|备注: |
| 1.国资部门收文时间: 年 月 日 |
| 收文件数: 收文人: |
| 2.其他需说明的事项(包括:申报单位的其他上级单位盖章,联合申 |
| 报单位及其上级单位和主管部门盖章,有关各方对评估结果等问题 |
| 的不同意见,等等): |
---------------------------------------
填表说明:
1.〈其他申报单位〉指联合申报单位或不由占有单位申报时的申报单位;
2.〈上级单位〉、〈主管部门〉指申报单位的上级单位和主管部门;
3.〈产权其他持有者〉指除资产占有单位的上级单位之外的其他产权单位;
4.表中填写不下的内容可另写附报。



1996年9月23日

贵州省车船使用税施行细则(废止)

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车船使用税施行细则
贵州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凡属我省的车船,不论在省内外行驶,除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的征税,仍按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外,均应依照《条例》和本细则的规定缴纳车船使用税。
第三条 车船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为拥有并且使用车船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纳税人)。
车船出租的,由承租人纳税。无租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船,由使用的单位和个人纳税。
第四条 车船使用税按固定税额征收,船舶的适用税额,依照《条例》所附的《船舶税额表》计算;车辆的适用税额,依照本细则所附的《车辆税额表》计算。
第五条 计税吨位(座位)的计算。
(一)车辆净吨位尾数不满半吨的按半吨计算;超过半吨的按一吨计算。
机动车拖斗、挂车、按机动载货汽车税额七折计算;舒适车、农公车,按乘人汽车计算。
从事运输业务的拖拉机,按所挂拖车(车箱、拖斗)的净吨位计算,税额按载货汽车五折计算征收车船使用税。
客货两用汽车,按乘人汽车就载人座数和规定的税额计算征税,载货吨位不再征税。
(二)船舶不论净吨位或载重吨位,其尾数在半吨以下的部分不计算吨位,超过半吨的按一吨计算,不及一吨的小型船只,一律按一吨计算,没有核定载重吨位的船舶,一律按总吨位计算。
拖轮不载货物,其计算标准按马力(每一马力,折合净吨位二分之一)计算。拖抡所拖的非机动船,按其载重吨位计征车船使用税。
第六条 除《条例》第三条一至七项规定者外,下列车船免纳车船使用税:
(一)街道清扫车、粪便车船、殡葬车、气象车、监测车、电视车、渡口公用的渡船、测量船、航标船、养路部门的工程车、专供残疾人员使用的特制车辆、矿井和铁路站台、码头使用的电瓶车、叉车。
(二)自行车、人力板车、鸡公车、牛车。
(三)其他经省税务局批准免税的车船。
第七条 车船使用税的纳税期限:
(一)机动车船:按季征收,每年的一月、四月、七月、十月为纳税期限。
(二)非机动车船:全年分再次征收,每年的元月、七月为纳税期限。
新启用的车船,必须在启用前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税款从实际行驶的当月起计征。当月的实际行驶时间不足一个月的按一个月计算。实际行驶月份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是:
全年应纳税额
───────×实际行驶月数=实际行驶时间(月)的应纳税额
12

外地车船转籍迁来我省的,已纳税款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超过有效期限的,一律按我省的规定征税。中途报停的,已征税款不再退税。
第八条 纳税人应依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将车船的种类、数量、用途、载重量(座数)等,在开征前,向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申报、登记;开征后,如有新增车船、变更用途,增减吨位(座数)、启用停用、转移使用权、残毁报废等,应在变化后的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
报登记,并办理有关纳税事宜。
其余征管事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
第九条 车船使用税由纳税人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税务机关可根据工作需要委托其他单位代征,发给《代征证书》,并在代征税款百分之五以内酌情提给代征手续费。
第十条 税务机关直接征收和委托代征的车船使用税,都应开填税务机关统一印制的完税证交给纳税人,并根据需要发给纳(免)税证和纳(免)税标志,机动车船发纳(免)税证,非机动车船发纳(免)税标志,凭以查验。
纳(免)税证和标志,由省税务局统一制发。纳(免)税证随车船携带,纳(免)税标志应安置在指定的醒目位置上,不得转借和逾期使用。
第十一条 纳税人违反本细则第八条规定的,税务机关可酌情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发生争议时,必须先按照税务机关的决定缴纳罚款。然后在十日内向上级税务机关申报复议。上级税务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诉人的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答复。申诉人对答复不服的
,可以在接到答复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二条 本细则由省税务局负责解释。各市、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可根据本细则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征收管理办法,并抄送省税务局备案。
第十三条 本细则自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起随同《条例》一并施行。
附1: 机 动 车 税 额 表 (一)
┏━┯━┯━━━━━━━━━━┯━━━┯━━━━━━━━━━━━━━━━━┓
┃类│项│ 计 税 标 准 │每 年│ 备 注 ┃
┃别│目│ │税 额│ ┃
┠─┼─┼─┬────────┼───┼─────────────────┨
┃ │乘│每│ 10座以下者 │120│ 40座以上,每增加10座以内 ┃
┃机│人│ │ 11座—20座│160│ ┃
┃ │汽│辆│ 21座—30座│200│ 的,增加税收40元。 ┃
┃ │车│ │ 31座—40座│240│ ┃
┃ ├─┼─┼────────┼───┼─────────────────┨
┃ │ │ │半 吨 以 下 │ 18 │1.四吨以上,每增加一吨,增加 ┃
┃ │载│每│ 1吨 │ 36 │ 税收36元。 ┃
┃动│重│ │ 2吨 │ 72 │2.拖拉机搞运输的,比照载重汽 ┃
┃ │汽│ │ 3吨 │108│ 车按吨位折半计算征税。 ┃
┃ │车│辆│ 4吨 │144│ ┃
┃ │ │ │ │ │ ┃
┃ ├─┼─┼────────┼───┼─────────────────┨
┃车│摩│每│二 轮 │ 30 │ 机器脚踏两用自行车,(即自行 ┃
┃ │托│ │三 轮 │ 40 │ 车上安装马达的)比照自行车免 ┃
┃ │车│辆│轻 骑 │ 50 │ 税。 ┃
┗━┷━┷━┷━━━━━━━━┷━━━┷━━━━━━━━━━━━━━━━━┛
非 机 动 车 税 额 表(二)
┏━┯━┯━━━━━━━┯━━━━━┯━━━━━━━━━━━━━━━━━┓
┃类│项│ 计 税 标 准 │ 每 年 │ 备 注 ┃
┃别│目│ │ 税 额 │ ┃
┠─┼─┼─┬─────┼─────┼─────────────────┨
┃ │ │ │ 一 马 │ 12 │ ┃
┃ │兽│每├─────┼─────┤ 1.五马以上,每增加一马增税 ┃
┃非│ │ │ 二 马 │ 18 │ 4元。 ┃
┃ │力│ ├─────┼─────┤ 2.牛车免征,骡驾驶的,照马 ┃
┃ │ │ │ 三 马 │ 24 │ 车征税。 ┃
┃机│车│辆├─────┼─────┤ ┃
┃ │ │ │ 四 马 │ 32 │ ┃
┃ ├─┼─┼─────┼─────┼─────────────────┨
┃动│人│每│ 三 轮 车 │ 18 │ 三轮车包括乘人及载货的。 ┃
┃ │ │ ├─────┼─────┼─────────────────┨
┃ │力│ │ 板 车 │ 免 │ 人 力 板 车 ┃
┃车│ │ ├─────┼─────┼─────────────────┨
┃ │车│辆│ 自 行 车 │ 免 │ ┃
┗━┷━┷━┷━━━━━┷━━━━━┷━━━━━━━━━━━━━━━━━┛
附2: 船 舶 税 额 表
┏━┯━┯━━━━━━━━━━━━┯━━━┯━━━━━━━━━━━━━━┓
┃类│项│ │每 年│ ┃
┃别│目│ 计 税 标 准 │税 额│ 备 注 ┃
┠─┼─┼─┬──────────┼───┼──────────────┨
┃ │ │ │150吨以下 │1.20 │ 按净吨位计征 ┃
┃ │机│每│151-500吨 │1.60 │ 同上 ┃
┃船│ │ │501-1,500吨 │2.20 │ 同上 ┃
┃ │动│ │1,501-3,000吨 │3.20 │ 同上 ┃
┃ │ │ │3,001-10,000吨 │4.20 │ 同上 ┃
┃ │船│吨│10,001吨以上 │5.00 │ 同上 ┃
┃ │ │ │ │ │ ┃
┃ ├─┼─┼──────────┼───┼──────────────┨
┃ │ │ │10吨以下 │0.60 │ 按载重吨位计征 ┃
┃ │非│每│11-15吨 │0.80 │ 同上 ┃
┃ │机│ │51-150吨 │1.00 │ 同上 ┃
┃舶│动│ │151-300吨 │1.20 │ 同上 ┃
┃ │船│吨│301吨 │1.40 │ 同上 ┃
┃ │ │ │ │ │ ┃
┗━┷━┷━┷━━━━━━━━━━┷━━━┷━━━━━━━━━━━━━━┛



1986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