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买卖判决书”法律分析/王学孟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2 15:06:50  浏览:947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买卖判决书”法律分析

王学孟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评论“买卖判决书”的事,对卖者进行了批评,更激烈的言论是有些人认为应该对卖者绳之以法,觉得这些人实在冤枉好人。特向组织汇报自己的看法。
初次看到买卖判决书的新闻,确实觉得新鲜,心想判决书就几张纸,幸亏还有点学识,知道国外的有些判决书厚得就象一本书,但论道卖判决书,厚厚一本也不值几个钱,虽说不会存在侵犯版权的问题,但这有谁愿意买了看呢,如今小说大家都上网看了,如果判决书实在论述的精辟那是有看的价值,但当街叫卖觉得实在没有必要,是费力不讨好的。就这样,第一次从报纸上匆匆扫了这一有关买卖判决书的新闻,就看别的新闻去了。现在工作紧,有闲工夫那就干点别的事,哪有功夫看记者炒作的新闻,最近又看到报道,标题说80%的人都不太相信新闻,所以自己忽略一些报道的新闻那也是可以原谅的。
大概一两年过去了,这种新闻还一直没有落到我的视线里,突然有一天看到检察日报上一篇文章讨论买卖判决书的问题,居然有好多听说有名的专家讨论这个问题,我便觉得有看一看的价值,因为觉得检察日报不同一般的新闻报道那样无聊,搞些假的东西,如果是假的那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大腕级专家出来讨论。仔细看了一遍,大家各说各有理,有的说买卖判决书是一种债权转让的民事法律行为,原来卖判决书是因为判决无法执行,但是涉及的财产特别巨大,如果有能人,这判决有可能被执行。讨论中有的专家说该行为构成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但需要有关司法解释支持法院判决书是该罪的犯罪对象。看了半天原来买卖判决书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学了好长时间的合同法关于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一直无法理解,现在豁然开朗,如获至宝。可是仔细想一想也不对劲,买卖判决书这一行为的目的是转让债权,行为是买卖判决书,豁然开朗之后又进了死胡同,真是可气。
但我认为专家不至于在忽悠我的,虽然听说搞化妆品或者是搞保健品的一些专家经常忽悠人,但法律专家忽悠人还没有听说过,即使法律专家有不同认识,那也是正常,毕竟关于法律这东西是一种各方利益平衡的结果,代表的利益不一样,说话的角度不一样阿,但应该都有一定道理,不至于昧着良心说假话,有的律师会这样,但这种人不可能成为专家的。
也许是因为自己看的书比较少的缘故,至今不知道刑法学家和民法学家是怎么争论这件事情的,刚才说的报道只是一部分专家讨论一番,各抒己见,算不上争论。他们大概也不想争论这是民事法律行为还是犯罪,毕竟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关于民事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这种边缘的东西研究的人不多,虽说是容易出成果。
刚刚又看到一篇文章,对买卖判决书给予了评价。这篇文章来源于互联网,转至12月12日的法制日报,也不知道何缘故,作者居然没有标出,真有可能侵犯了版权,我是作者的话肯定不同意这网站的做法,但想了想,作者如果不是内部人事,看到这篇报道的机率就太小了,因为这是内部网上的东西。这真够绝的,可怜作者了,扬名的机会又少了很多。
这篇文章如是说:“‘买卖(或拍卖)判决书’现象的确反映了当今中国司法公信的程度,也反映了在中国初搞市场经济之际,市场意识正带着原始或蒙昧气息向社会生活各方面 包括司法既判力领域在无序渗透。从法律角度看,‘买卖判决书’与司法既判力之间无法协调;‘买卖判决书’使债权的实现渠道受阻;‘买卖判决书’引发交易自由与公共秩序之间的矛盾。 权利的自由流转和最大程度实现固然重要,但作为造福于全社会的法治权威、司法公信更不能忽视。从目前来看,‘买卖判决书’在法律上的障碍是巨大的,甚至是无法克服的。或许在某个时刻、某种特定条件下人们会发现某种调和机制,而且人们已经愿意接受这种调和机制,但彼时的正确并不能成为证明此时错误的理由。” 从我的角度看这篇文章,我也给不出太多的评价,因为一直都不爱评价别人,因为如作者所言“彼时的正确并不能成为证明此时错误的理由”,说好说坏意义不大,再说人微言轻,不说为好。虽然没什么见解,但我认为,作者是不赞同判决书的买卖行为,因为这“与司法既判力之间无法协调;使债权的实现渠道受阻;引发交易自由与公共秩序之间的矛盾”。这篇文章真是做到从小处着眼大处落笔,颇有深度。
以我之见,这作者也多虑了,几个公民买卖判决书的行为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来颠覆司法的既判力,引发交易与公共秩序之间的矛盾,更不会使债权的实现受阻,因为这是实现债权的好方式,我们应该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他们有可能帮助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我们需要的不是蔑杀这种创造精神,需要的是感谢这一创造精神。同时,不能把上述罪过归咎于“买卖判决书”,而应该找源头,那就是执行问题,因为“买卖判决书”的问题是因为执行难而产生的。
又想起了频发的矿难,相信报道是真的,不又是虚报,死伤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据可靠消息是上百个。然后又有不少报道:矿难下掩藏了多少职务犯罪,多少官员入股成为所谓的红顶商人,多少官员不愿意撤资???-。相比矿难来说,买卖判决书好多了,毕竟还没有死人就引起人们重视,我也在想这是为什么,这是被法律解决的问题,怎么出现了呢,是不是又是“红顶商人”惹的祸,是不是又掩藏了很多职务犯罪,是不是又掩藏了许多司法腐败???我觉得这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才是我们需要更加深入思考的问题。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人事部关于交通部门提前退休的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的复函

劳动人事部


劳动人事部关于交通部门提前退休的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的复函
劳动人事部


复函
你部关于交通部门提前退休工种的来文收悉。经研究,同意将疏浚管线工、人力抛石工、砌坡工、公路养路工、海滩救助打捞船员和海滩救助打捞工列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试行提前退休。这些工种的工人退休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二)
项的规定办理。
另外,交通部门其他需要提前退休的工种,凡是与原国家劳动总局已批准其他部门提前退休的工种名称、劳动条件(指批准时的劳动条件)相同的,可由省、市、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提出,征得同级卫生部门同意,经省、市、自治区劳动局(厅)批准后实行,同时抄报我部备案。
请在试行特别繁重劳动工种提前退休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并报送我部。
附:
交通部门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名称表
-----------------------------------------------------
序号|工种名称 |工种性质| 劳 动 条 件 | 备 注
---|-----|----|--------------------------------|-----
1 |疏浚管线工|特别繁重|1.操作方法:建设码头,需架设排泥管线,因地面松软,不能使 |
| |体力劳动| 用机械,完全靠人工扛,将管子一节一节地接起 |
| | | 来,一条管线四、五米长,管线出口处还要搭三米 |
| | | 高的架子,管子由人工扛上去。管线还要经常维 |
| | | 修,一年四季不断。 |
| | |2.劳动强度及负重情况:每根管子重一吨多,至少要由八名工人 |
| | | 铺上大杠将管子移到位子上,两根管子对接处有24 |
| | | 个螺丝,需用18寸的大搬手拧紧。 |
2 |人力抛石工|特别繁重|1.操作方法:将石头装上船,运到抛石区域,由人工将石块从船 |
| |体力劳动| 上抛入水中。 |
| | |2.劳动强度及负重情况:石块的重量,一般小块重40~50公斤, |
| | | 中块重70~100 公斤,大块重100 公斤以上。每人每 |
| | | 天装石5~6立方米,抛石3~4立方米。 |
3 |砌 坡 工|特别繁重|1.操作方法:在码头修、筑防浪堤和护坡。 |
| |体力劳动|2.劳动强度及负重情况:由人工将石料抱、背、搬到作业区。有 |
| | | 时还要走7~10米长的跳板,石料小则50公斤,大则|
| | | 100多公斤,每人每天要完成3~4立方米。 |
-----------------------------------------------------
续表
-----------------------------------------------------
序号|工种名称 |工种性质| 劳 动 条 件 | 备 注
---|-----|----|--------------------------------|-----
4 |海滩救助打|特别繁重|1.操作方法:打捞沉船及触礁搁浅的船舶。 |
|捞船船员和|体力劳动|2.劳动强度:在沉船及触礁的地方,海底情况复杂,作业条件 |
|海滩救助打| | 差。海上气候变化大,船员在颠簸剧烈的船上作 |
|捞工 | | 业,或下水作业,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都很大,打 |
| | | 捞工作一年四季不断。 |
5 |公路养路工|特别繁重|1.操作方法:路面翻修,挖补坑槽,加固、修补缺口等工作中, |
| |体力劳动| 所用砂砾料的开采加工破碎及清除塌方和沥青的搬 |
| | | 运、石层洒料摊铺、打夯都是手工作业; |
| | |2.劳动强度:主要分散在农村、边疆或高原地区,长年露天作业, |
| | | 从事公路大、中修和维护,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 |
| | | 大,经常在烈日或严寒条件下工作(砂石路面物尘 |
| | | 大、沥青路面、熬炼沥青时受沥青烟危害),环境艰苦。|
-----------------------------------------------------



1982年10月24日

国家旅游局关于降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交存数额公告

国家旅游局


国家旅游局关于降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交存数额公告

2012年第5号


  根据《旅行社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旅行社自交纳或者补足质量保证金之日起三年内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交存数额降低50%。为及时办理降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交存比例手续,进一步减轻旅行社交存质量保证金的资金负担,我局已经发出通知做出工作部署和安排。

  自2012年5月1日起,请符合我局《关于降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交存数额有关事项的通知》(旅办发〔2012〕197号,已在中国旅游网公开发布)规定的旅行社,按照该通知和《旅行社条例》、《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存取管理办法》等规定,到提交保证金备案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领取《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取款通知书》或《降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担保数额通知书》,然后到保证金交存银行办理降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交存比例及核退资金、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重新备案等手续,或到提供保证金担保的银行办理降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担保数额及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重新备案等手续。

  特此公告。


国家旅游局
二O一二年四月二十六日